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教育新闻

柳夕浪 : 再谈什么是劳动教育

发布时间:2022-02-16

实施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前提是厘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重点,否则劳动教育就会被窄化、泛化,甚至被异化,口头上喊的是劳动教育,而实际上搞的是另外一套东西。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占据应有的位置其实是挺难的。2021年两会期间,一位政协委员曾表示,鉴于脑力劳动、第三产业、复合型劳动已经成为当代劳动形态的主流,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教育“会误导孩子对劳动的全面理解,不利于国家产业升级、创造性人才培养等国家战略的实现,学校劳动教育应以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综合式学习为主”。持类似看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数,我们有必要对什么是劳动教育这一命题做进一步的澄清。

 

边界

 

当下不少人热衷于谈综合,如综合课程、综合学习、综合改革之类。其实,“人类是天生的分类学家”[1],我们的祖先在采摘时,会自然地把植物分门别类地放在一起,而后来专门的研究活动就是要建立恰当的分类系统,理清要素、结构、层次,揭示内在关联的过程。真正的综合以科学分析为必要基础。综合改革必须理清自己的问题域,将可控变量与不可控变量、易变因素与相对稳定因素等区别开来,遵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系统结构进行必要的优化组合,寻求在特定的场域或阶段进行变革的突破口、切入口,获得1+1>2的整体效应。其本质是追求简明的过程,不是四面出击,不是混搭,不是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也就是说,综合也应该有相应的边界。

 

从认识的角度看,边界就是概念的外延,任何概念都应该有与内涵相一致的外延。外延不清则概念不明。从实践的角度看,边界即底线要求;无边界(后现代思考的重要特征)实际上是无视底线要求。边界内外意味着性质、功能、规则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小卒子在河这边与在河那边行走规则是不一样的。”越位通常是大忌。

 

学习与劳动

 

在讨论什么是劳动教育时,总有人说“学习也是劳动”。怕别人不理解,往往还补上一句:“它是脑力劳动嘛。”有关劳动教育文件研制征求意见时,有的大学就对文件中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出质疑,认为“学习也是一种劳动”。承认学习是脑力劳动,也意味着承认学习是劳动,这样一个文字游戏的误区就是不见学习与劳动之间的边界,把它们混为一谈。

 

尽管很多情况下学习和劳动交织在一起,但两者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学习强调从听说、读写、研究、实践(包括劳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重在吸收、内化;劳动强调基于现实需求,使用体力、脑力,创造价值、满足需求的过程,重在付出、奉献。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学习以消费为主,为了学生的学习,国家每年的教育经费占GDP的4%;而劳动以生产为主,创造丰富多样的物质或精神财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将学习和劳动混为一谈,也就意味着把吸纳与付出、消费与生产混为一谈。

 

游戏、学习、劳动是人类三种主要的活动形式。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会有所侧重,如孩提时以游戏为主,后来以学习为主,长大成人了以劳动为主。但这并不意味三者是完全割裂的,或相互排斥的。以学习为主也可兼顾劳动和游戏。无论从个体角度,还是从人类角度看,劳动都是存续基石,是健全人格、和谐社会的基石。学习是为了劳动,为了更好地劳动。当然人生不能因为有了劳动和学习而没有了游戏;没有了游戏的人生少了乐趣。劳动使人生变得更富有,学习使人生更有力量,游戏使人生变得更漂亮。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者的区分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从生物学意义看,体脑一体,硬是将两者区别开来意义不大;而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两者的区分是必要的,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原始劳动体脑浑然一体,区分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为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创造了条件,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私有制社会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发生了对立:牺牲了多数人的利益并强迫他们提供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来保证少数人的智力发展,大多数人被剥夺了全面发展的权利。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多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成了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都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在社会主义社会,体脑对立消除了,但它们的差别仍然存在,表现形式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我们一直在为消除包括体脑差别在内的“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脑差别)而不懈努力。而体脑结合则是社会主义教育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马克思说:“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探索着体脑结合、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归结起来讲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学校开设劳动课并规定一定的劳动时间,让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外,适当从事劳动实践锻炼,开展多样性的课外劳动实践。二是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58年1月28日,共青团中央曾发表《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指出它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种重要途径。几十年来勤工俭学有起有伏,但一直没有间断。三是试行半耕(工)半读教育制度。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倡导半工半读,他提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到能当干部、当技术员和当工程师的水平,但是也要能当工人、农民。”“据教育部1965年下半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半工(农)半读学校达4千多所,学生80多万。”[3]当袁隆平迈开双腿,走进水稻的茫茫绿海,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发现水稻奥秘时,你会发现体脑在他身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今天的劳动形态、方式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劳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宗旨始终没有改变,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体脑结合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大方向始终没有改变。由于体脑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如果在现代化背景下完全取消体力劳动也将从根本上限制了脑力、智力的发育和发展,最终将导致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仅从教育的角度看,让学生经历生产劳动过程,从事必要的体力劳动,这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何况由于几千年忽视体力劳动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当下忽视体力劳动、轻视普通劳动者的现象依然突出,大中小学生普遍欠缺基本的体力劳动经历。

 

劳动教育的综合性

 

党中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对此,不少人把它概括为“‘五育’并举”。其实,“五育”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从地位作用上看,德育处于首要位置,它是灵魂、是核心。所谓树人必须突出立德,立德才能全面树人。从内容范围看,“五育”可分为三个层次[4]:

 

第一个层次是智育、德育、美育。三者主要指向人的精神层面,是对人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五育”中的任何一“育”都内在地包含着智育,因为它是最基本的、最普遍的。有研究者指出:教育就是“通过发展人的智力来发展人本身”[5]。只要教育活动发生了,智育也就发生了,用不着专门去加强,当然它需要不断改进。德育不仅遵循心智规律,还要探索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信念转化的规律。美育则内在地包括了德育和智育,它是将德育和智育联系起来的桥梁。

 

第二个层次是体育与健康教育。不仅培育精神,而且强调健体,是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的教育,担负着智育、德育、美育所没有的特殊使命。现代社会赋予人身心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不能只是依靠智育、德育、美育去完成,还要依靠体育与健康教育去实现。

 

第三个层次是劳动教育。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加以设计,强调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中间的纽带作用,注重手脑并用,使用工具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培养创造性地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不同于劳技教学,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干活儿”,而强调把劳动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劳动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它本来就不是单一的教育活动。一次好的劳动教育,必然蕴含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元素。如学生帮厨,应该引导学生注意饮食卫生、营养搭配、体会待客之道、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克服困难,等等。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帮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着多方面的目的要求,尽可能发挥一举多得的育人效果。这与学生在家自发地学习、缺乏反思改进,或者浅尝辄止等,有着实质性的差别。劳动教育就是要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上下功夫。如果抽空了德、智、体、美等内容要求,既没有了真正的劳动,更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就只剩下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外在形式。其实,所有实际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都是综合性的。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劳动教育本来就蕴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融合了各个方面内容要求的综合性教育。所谓“‘五育’融合”可能是个虚假命题。如果它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提醒大家,克服无实质性内容的形式主义。“五育”的上述三个层次结构关系还告诉我们:处在内圈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美育,都不能替代体育与健康教育,更不能替代劳动教育。

 

将上述几个方面归结起来,厘清劳动教育内涵至少应注意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把握劳动教育过程。劳动教育过程并不是上几节劳动课、开展几次劳动实践这么简单,而是要强调使人从消费为主、享用为主,逐步走向生产为主、创造为主,实现自立自强并奉献他人和社会,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是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它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过程的始终。今天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得是个劳动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不限于具体内容和方法,而注重整个国民教育过程、体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教育不排除教人享受生活,学会度过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闲暇时光,但我们不能由此而颠覆整个教育过程,把培养劳动者的基本任务丢在一旁。现实中,有些学校故意取消水龙头下方的接水槽,使孩子们洗手时会因为水溅起来而及时关上水龙头;而另一些学校开设“茶文化”体验活动之类课程,富丽而堂皇。两种教育反映出不同的育人取向。今天还是应该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二是把握劳动教育本义。劳动是将人和自然资源、个人和他人联结的最基本的力量,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结伴他人、拥抱自然,拥有幸福的人生。劳动教育的本义在于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即通过劳动去育人,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具有显著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特征。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这一育人宗旨是贯穿始终的。如何通过劳动去育人呢?如何从知劳动到会劳动、再上升为爱劳动呢?这是个难点,应该是当前劳动教育研究的着力点。

 

三是把握劳动教育重点。针对对体力劳动的关注不足甚至忽视,当前劳动教育应注重让学生在系统的文化课学习之外,参加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经历劳动过程,出力、流汗,感受体会体力劳动、普通劳动应有的尊严和幸福。莫用课堂学习取代当前劳动教育的重点,莫用一般的活动去充当劳动教育重点,莫在温柔的舞台上表演劳动教育,而重在俯拾皆是的个人日常和社会生活中开展常态性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三观”的形成。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份某地级市小学生服务性劳动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几乎所有的小学生均参与了服务性劳动,且有近一半的小学生每星期参与了超过1课时(40分钟)及以上的服务性劳动,不同性别、不同经济背景、不同学校的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的情况大致相当,这说明在劳动教育问题上,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不因为师资、设备不同而不同。报告还显示,将学校服务性劳动参与指数分为低于平均、平均水平、高于平均三类后,发现服务性劳动参与指数高于平均水平的学校,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发展、主观学业负担的减轻及兴趣爱好的提升上有较大优势,在学生品德行为发展上也有一定优势;就学生个体而言,积极参与服务性劳动的学生在人际发展(同伴关系、亲子关系)上得到明显提升。该报告表明,让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外干点活儿,可以缓解全社会在为之焦虑不安的学生心理健康、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可是,如果把劳动教育做成了按照固定的课标、教材上课、学习和考试,对学生来说,又多了一门学科课程,它又给当下的学生带来了什么呢?在劳动教育面前,同样拷问着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良心!

 

参考文献

 

[1]罗宾·邓巴. 人类的算法[M],胡正飞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30.

[3]张健主编.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469.

[4]桑新民. 对“五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1:6.

[5]罗伯特·赫钦斯. 学习型社会[M],林曾等 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

 

(本文作者柳夕浪,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座教授。)

来源: 未来教育家杂志

Copyright © 2016 中教服国培(北京)教育科技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53390942传真:010-53390942邮箱:zjfgpjy@zjfgpjy.com 京ICP备16050822  

公众号(饶).jpg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