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高等学校要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紧密交融,以高水平的人才为保障、高水平的科研为支撑,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并举,以立德树人、文化铸魂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深入发展,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以高水平的人才保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成效。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让文化得以传递、深化和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教育作用,推动文化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与发展,以文化的深刻内涵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以教育的内在本质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高校要以高质量的人才工作为文化自信自强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并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把握人才培养体系内在逻辑,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推进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精心谋划、持续发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培育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创造者,为文化繁荣发展增添活力。另一方面,要坚守教育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与科技相互依存、彼此交融,文化是科研的信仰,是科研的“执灯人”,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能让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科技是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的灵魂和催化剂,能够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保证,不断深化文化的理论阐释,创造新的文化成果,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作为党的理论工作重镇和主战场的优势,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智库建设,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宁夏大学坚持立足本校实际,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民族学学科群”等作为一流学科、特色学科建设的抓手,努力树立学科自信,引导科研人员以科学研究夯实文化自信。学校自主研发的地下渗透灌溉技术通过卡塔尔世界杯享誉全球,让科研成果真正成为了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心的精神力量。
以文化传承创新并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一定是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定是需要人才而产生人才的时代。高校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本身就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等作用,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更新和创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高校的文化传承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文底蕴,以革命文化熔铸精神底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育人底气。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理论创新没有止境。高校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要厚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怀,激励青年学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推动者、先行者和实践者。宁夏大学在六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承“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形成了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并坚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探索出了一条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悉。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宁夏大学将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文化铸魂,持续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自信自强,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宁大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